开yun官网入口登录APP下载 霍勇称不存在普遍滥用心脏支架现象

“广东某医院心导管医生给一个病人做冠状动脉造影,开始没什么大问题,最后放了5个支架。”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上述言论,引发了人们对心脏支架的广泛关注。

作为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改善冠心病所致心肌供血不足、心脏动脉堵塞的新技术,小小的金属支架到底是“救命器械”还是被严重滥用?

在我国,支架没有被广泛滥用

“仅凭(心脏支架)的数量来评价(是否有问题)是不科学的,从整个行业来看,并没有出现普遍的滥用心脏支架的现象。”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教授在公开回应“心脏支架滥用论”时如此表示。

国家卫计委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逐年增多。作为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冠心病介入诊疗全年超过45万例,使用支架约68万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由2009年的17.5万例增长至2013年的454505例。2009年至2011年,我国每例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例平均放置支架数为1.59枚,2013年为1.51枚。

霍勇指出,根据国家卫计委的统计,我国一次手术平均使用1.5个支架,与国外多数国家相差不大。有统计显示,美国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平均每个病人使用的支架数量为1.4个。“全国总体上不存在滥用现象。但不排除个别病例存在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霍勇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成也表示kaiyun官方网app下载app,国家卫计委在报告体系中对每一例心脏支架植入手术的质量进行监督和控制。

心肌梗死患者应尽早植入支架

“心脏支架手术是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心脏介入治疗手段。”张海成指出,该技术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有效手段。“心脏支架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治疗。当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越早植入支架,越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恢复心肌血流,效果越好。”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60多万心肌梗死患者。301医院心内科主任陈云岱指出,时间就是生命。目前,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项目二期已在全国启动,为危重患者提供快速诊治通道,因为我国仅有5%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接受紧急介入治疗,而在欧美,约有80%的患者能接受介入治疗。

陈韵岱也指出云开·全站APP登录入口,小面积心梗不一定需要置入支架,也可以用药物治疗,但这种情况只占心梗患者的10%~20%。她还指出,通过改变减肥、戒烟、控制血压、血脂等不良生活方式,可以预防心梗。一旦发作,一定要积极治疗。心梗的早期预警信号要引起重视,比如感觉异常,伴有头晕、出汗、站不稳、恶心呕吐等,如果20分钟内症状没有好转,应该拨打急救电话,去医院就诊。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支架植入术的争议

不过,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表示,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我国目前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使用的一些心脏支架,存在着不恰当使用或过度使用的情况。对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比如体检时没有发现症状云开·全站APP登录入口,或者有症状但病情很稳定,半年甚至多年没有变化的患者,不要轻易置入支架,因为这不会给稳定的患者带来附加效果,反而会增加远期风险。因此,一定要掌握好置入支架的适应症。“充分的临床研究表明,对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置入支架并不能延长患者生存期,其主要作用是缓解患者症状。合理使用药物和康复治疗,可以使大多数患者的心绞痛得到满意的控制。”胡大一说。

张海成还表示,目前学术界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是否植入支架存在争议,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支架的疗效与药物差不多,按照新观点,这属于滥用。“我个人的意见,建议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考虑不要植入支架。”

心脏支架又称冠状动脉支架,是心脏介入手术中常用的医疗器械,具有疏通动脉的功能。心脏支架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金属支架、涂层支架、可溶支架的发展过程,主要材质有不锈钢、镍钛合金或钴铬合金。20世纪80年代初,一位阿根廷医生设想用支架将硬化、狭窄的冠状动脉撑开。1984年,我国实施了首例心脏支架介入手术。

心脏支架又称冠状动脉支架,是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中使用的器械。心脏支架在体外看起来像是微小的网壁金属管,由导线和导线前端的微胶囊组成。小小的支架重量甚至不到万分之一克。动脉支架可以持续支撑动脉,解决狭窄,保证血液畅通。它们通常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挽救患者生命或改善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客户评论

我要评论